流量退潮 “双11”拉升存在感_互联网
导语:“双11”各家平台的预售已经开启,阿里这位东道主自然不甘落后。10月20日,阿里正式启动“双11”,向外展示“收割”品牌的肌肉线条。
“双11”各家平台的预售已经开启,阿里这位东道主自然不甘落后。10月20日,阿里正式启动“双11”,向外展示“收割”品牌的肌肉线条。“双11”向来是大品牌的高光时刻,但随着网红品牌以及国潮品牌的出场日渐高频,阿里有意倾斜资源扶持出一批新的“淘品牌”。
面对暗流涌动的电商格局,阿里有必要让“双11”摆脱价格的框架,而是赋予新的商业内涵,降本增效、促进流通等,品牌商也更希望从“双11”借鉴品牌建设的经验。流量大潮退下之后,新人也想尽快跑出来。
继续招揽品牌
用新品、新品牌吸引消费者驻足且下单,是电商们屡试不爽的好方法,今年“双11”自然也不例外。尽管电商平台喊出不一样的“双11”策略,但同样瞄准新品牌这一群体,寻找增量。阿里公布的消息显示,今年天猫“双11”,共计1400万款商品集体打折,其中1000个品牌旗舰店的爆款商品将全部补贴到5折。
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董本洪强调,今年超过1500个潜力新品牌、300多个老字号品牌将在天猫“双11”上陆续亮相。内联升、北京稻香村、谢馥春等众多老字号,相继推出了国潮礼盒。此前,京东也发布消息表示,将上线超4亿件新品、超7亿件国潮商品。显然上新品牌,且上新国潮品牌已然是件心照不宣的事情。“从商家端来看,截至目前有29万商家报名参与‘双11’,超过了往年的情况。”董本洪给出了上述数据。
“老字号是当前最成功的新品牌,对产品追求、对用户的理解和经营是老字号的出众点”,董本洪进一步解释称,老字号其实要比当下大多数品牌更有生命力,并且生命力十分旺盛,阿里希望用技术手段让其变得更为活跃。与此同时,产地制造能力的提升,快速兴起了大批可定制商品的新品牌,为天猫带来新活力。“品牌增长具有长期性,推出产品需要解决消费者的长期诉求,也能让品牌实现长期发展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天猫“双11”连续第2年降低满减门槛,凑单门槛从去年的“每满300-40”降至“每满200-30”。面对额度更大的红包和满减,外界难免思考“双11”的吸引力是否依旧。董本洪在回答“双11”吸引力时解释,“大的促销周期里,需要让消费者找到合适的商品,还要创造需求”。
20点抢预售
“双11”预售期的开始时间不断向前延伸,已经从最初的11月1日变成了10月,购物车早早就被塞满了。10月20日20点,天猫“双11”正式开启预售。为提醒消费者不要错过预售期,淘宝App还将分类栏图标更换成了“今晚20点双11抢预售”,大张旗鼓地告诉消费者不能错过“双11”。
现阶段,“双11”已经在各家电商App上频繁出现,甚至占据着醒目位置,优惠、满减、低价、满赠等关键词反复抓取着消费者关注度。往年,只有进入11月,“双11”的热浪才会一波盖过一波,近两年不但出现了预售,且时间频频前提。
为了刺激消费者下单,准时准点发放限量红包也成了各大平台的杀手锏,淘宝天猫自然不例外。今年阿里更是承诺“红包随时领”,不会再出现领不到难兑换等情况。外加各种会员权益不断升级,和会员专享券,无论何种方式,电商均在努力用优惠让消费者流动的脚步停在自家的App上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点抢预售的时间点,正是多数消费者观看直播下单的黄金时间段。不同于往年消费者将注意力停留在“双11”“6・18”这两个节点的大促,自从直播代购渐成气候,头部主播日复一日的特价和附赠小样,已让消费者流连忘返,自然也稀释了集中大促时的流量。直播分食大促势头的声音此起彼伏。
距离10月20日正式预售还有一周的时间时,包括李佳琦、薇娅在内的几大头部主播,开始进行“双11”的预告蓄水,“加到购物车、预售后支付尾款”是主播们的“口头禅”。或许在各大电商平台尚未公开“双11”玩法时,主播们的大促剧本就写好了。从近日直播间可见,都没有了“全网最低价”“历史最低价”这种吸引眼球的标签,而是用小样和赠品撑起优惠的框架。
是否还有存在感
企业为了让“双11”的高楼更高,绞尽脑汁思索着新方式。昔日各自高调宣讲的全渠道联动、下沉市场、直播带货、新品和新品牌等,能否顺利为“双11”带来天量级别的流量,显然是行业观望与评论的焦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