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讯阿里8年对抗或终结 京东拼多多们谁最慌?_互联网

时间:2021-07-17 09:59:11

导语:阿里巴巴与腾讯要结束八年对立,握手言和?7月14日,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,阿里巴巴和腾讯考虑相互开放生态系统,双方都在分别制定放松限制的计划。

阿里巴巴与腾讯要结束八年对立,握手言和?7月14日,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,阿里巴巴和腾讯考虑相互开放生态系统,双方都在分别制定放松限制的计划。具体而言,阿里巴巴的初步举措可能包括将腾讯的微信支付引入淘宝和天猫;而腾讯将允许阿里巴巴电商信息在微信分享,或者允许微信用户通过小程序使用阿里巴巴的一些服务。

这一消息直接引爆阿里巴巴股价,当晚大涨3%。凤凰网科技向阿里、腾讯求证此事,目前双方均未回应。

过去数年,中国互联网领域的这两大巨头,可谓是势如水火、各不兼容。阿里和腾讯及其各自派系的企业,在支付、本地生活、企业办公这些最热门的赛道上频繁交战,每一次摩擦,均引发业内广泛的关注。竞争最激烈时,彼此之间“封杀”“站队”等行为不时发生。

但今时不同往日。在反垄断监管利剑下,两大巨头的竞争必须做出调整。阿里已被重罚182亿元,腾讯主导的斗鱼虎牙合并案也被叫停。在此情形下,阿里巴巴和腾讯互相开放生态的考量也就不难理解。

有分析人士表示,除了迎合监管外,双方的和解也出于商业生态合作的考虑。而打破对立,也有助于国内互联生态的良性发展,会给消费者带来便利。

“双马”8年对抗

1998年,毕业不久的马化腾,于深圳创建了腾讯。次年,辞去英语老师的马云,在杭州创建了阿里巴巴。由此,中国互联网界的两大巨头诞生,它们的成长壮大历程也是国内互联网发展路径。双方的对抗与斗争,也影响了整个互联网商业的走向。

阿里巴巴、腾讯“结梁子”是在2013年。彼时,阿里旗下的淘宝以保护用户安全为由掐断了微信的访问。与此同时,有用户发现,在微信中点淘宝链接后出现的不是购物页面,而是手机淘宝的下载页面。随后,腾讯开始反击,在微信内屏蔽淘宝购物链接,并将导向淘宝网站流量渠道全部关闭。

此后,阿里腾讯开始互相阻隔,对抗态势日渐明显。2014年末,微信红包横空出世,让阿里感受前所未有的危机,马云紧急下令召回阿里员工春节回来加班。这一举动被腾讯内部称作“珍珠港袭击”。而后,阿里通过推出来往等产品来反制,却收效甚微。

2014年春节可以算作一个标志性起点。随后,阿里、腾讯两个互联网巨头通过扩张将各自生态越做越大,竞争也越来越激烈。腾讯用开放思维,以流量、资金以及非核心业务换取外部公司股权,只占股,将京东、拼多多、美团等一系列公司纳入腾讯系生态。阿里则通过收购,建立自己的互联网生态,将优酷、高德等公司的生态整合到自有业务中。

自此,阿里和腾讯的对抗,也进入到了各自派系的斗争。比如,阿里系的淘宝、饿了么、盒马不支持微信支付,而腾讯系的京东也不支持支付宝,从两巨头间相互屏蔽到派系公司的相互屏蔽,阿里和腾讯通过产品间互相限制,逐渐构筑起互联网流量的篱笆。

巨头掐架,波及下面的中小企业。为了争夺资源、以及稳固竞争优势,阿里巴巴、腾讯以及其生态公司甚至强制一些商家二选一。而一些创业者,想要获得巨头资金扶持也需要表明态度,被迫站队。消费者也因平台之间的斗争,难以享受互联网的开放便利性。

在商业领域,双方一直你追我赶,互相进攻。社交领域,阿里陆续推出来往、钉钉、支付宝盒子等众多社交软件,以对抗腾讯的微信、QQ两大王牌产品;电商方面,腾讯先后于2014年和2016年投资和扶持京东与拼多多,对淘宝发起了围攻;文娱领域,阿里巴巴收购优酷、虾米音乐等,试图与腾讯视频、QQ音乐进行抗衡。

阿里巴巴、腾讯在自家生态圈各自为王,一度将中国互联网分割为阿里系、腾讯系,彼此水火不容,对峙长达8年。

巨头言和,几家欢喜几家愁

监管大锤下,阿里、腾讯两大巨头开始拆除“隔断墙”。

去年11月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《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(征求意见稿)》,对不公平价格行为、限定交易、大数据杀熟等情况进行明确界定,强调禁止利用市场支配地位、打压竞争者、阻碍创新、损害消费者利益等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