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茶怎么就值600亿了?
导语:奈雪的茶上市即破发,目前市值不到300亿港元。上周,喜茶又传出融资传闻,其估值从去年初的160亿暴涨至600亿元。据说本轮融资的参与者均为老股东,其他机构根本抢不到份额。
奈雪的茶上市即破发,目前市值不到300亿港元。上周,喜茶又传出融资传闻,其估值从去年初的160亿暴涨至600亿元。据说本轮融资的参与者均为老股东,其他机构根本抢不到份额。
这个时间点,喜茶传出融资消息,颇耐人寻味。
600亿估值,是一级市场目前对喜茶的价值判断。在两年前的一次采访中,有喜茶参投方对妙投表示,如此估值主要源于喜茶的“品牌价值巨大”。
2012年,21岁的聂云宸创办了一间名为皇茶的茶饮街铺(后因商标无法注册的问题更名为喜茶),投资5万元,就开在广东江门一条叫做江边里的巷子里。毫无背景的他,用了八年时间,将一个街铺开成了一个全国性、高认知度的消费品牌,截至2020年12月30日,有门店695家。
相比之下,自1994年创业,海底捞用了差不多20年,才获得与如今喜茶相当的品牌势能。而和喜茶差不多时间诞生的新茶饮同行,无论从门店数量还是品牌声量来看,多少还是落了下风。
对于所有的消费品、茶饮、餐饮企业而言,品牌几乎是唯一可靠的护城河。品牌建构又是该领域最底层的议题。那么,喜茶的品牌,是从何而来呢?它能否成为支撑喜茶600亿甚至未来千亿估值的护城河?
为了回答如上问题,去年秋,妙投和聂云宸对谈了3个多小时,又接连采访了喜茶数位高管,试图复盘喜茶是如何积累品牌势能的?又是如何建立管理体系来承接高品牌势能带来的高速扩张的?以及喜茶接下来的主要挑战是什么?
01 喜茶为什么要不断融资?
先简单讨论一下,为什么喜茶又融了一轮。
相比二级市场,一级市场的钱,其实更好融,当然,这是对于那些抢手项目而言。这几年不少不惜流血上市的公司,其实是在一级市场上融资遇到了困难。
喜茶作为新茶饮赛道的头部品牌,自是没有融不到钱的烦恼。
至于说,为什么喜茶要在此时再融一轮,除了抬高估值,也的确是有资金需求。毕竟,要继续高速开店扩规模且同时开喜茶、喜小茶、喜茶瓶装饮料三种业态,需要大笔资金投入,靠自有现金流毕竟局促。
只是,一个原本不需要融资就能遍地开花的奶茶生意,怎么升级了之后就需要不断融资?并且,事实上,是聂云宸主动找的资本。
聂云宸如此回应了妙投:
其一,“我们认为好公司都是有跟资本接轨的,所以这个事情没什么悬念,只是时间问题。”
第二,当时尚叫皇茶的喜茶被很多人山寨,虽在广州和深圳都各只有一家店,但在这两地的大众点评可以搜出几百家皇茶。“这个时候如果你自己的实力不行,就很容易被人喧宾夺主。”
第三,聂云宸当时认定一旦喜茶上攻到一线城市,很快就可以打开局面,“我们也需要快速跟上这个扩张,规模要能跟上品牌势能。”
事实上,喜茶谋求全国市场之时,现制茶饮市场上已是暗潮涌动,新老势力皆暗自磨刀。比如,当时跟着喜茶2017年势头一起冒头的还有价位接近、从深圳起家的奈雪的茶、乐乐茶,以及十几元价格带上的台湾品牌一点点。
行业中崛起新品牌的机会窗口稍纵即逝,如果喜茶不拿钱,而其同行获得大笔融资,率先大规模开店会怎样?
时不我待。
借助品牌高势能、开店模型的稳定性与融资提供的弹药,喜茶得以在品牌声量和开店速度上超出奈雪、乐乐茶这类与它创立时间接近、客单价相仿的新茶饮品牌。
当然,喜茶融资4轮也并不只为了开店。目前,喜茶的线上团队已有数百人,如此规模,在传统餐饮、茶饮领域里并不常见。养一支技术团队是颇为烧钱的一件事,而对于谋求门店规模且业态复合的喜茶而言,搭建技术中台是必须的投入。
总体而言,喜茶最初融钱是为了以更快速度换取规模优势。
而如今,喜茶的对手已经超出了茶饮范围。一旦叠加瓶装饮料业务,其对标就变成了大通路消费品,比如元气森林、农夫山泉,除了三条战线齐开需要更多粮草,其估值的大幅上涨也自不待言。
02 不是奶茶,是茶的年轻化
以喜茶、奈雪为代表的新茶饮,其实是茶饮线下店范式改变的产物。